如今水路改造為了居室的美觀都是將水管埋于墻體內(nèi),因此如果處理不好會造成很大的隱患,想要規(guī)避隱患就需要在驗收時按標準來驗收。那么水路改造完工如何驗收?下面裝修之家裝修網(wǎng)小編將為大家?guī)?strong>水路改造驗收標準,希望大家看了以后能有所幫助。
水路改造完工如何驗收?
水路改造驗收標準1、驗收時三方到場:
專家指出,水路改造驗收時,應當是業(yè)主、監(jiān)理師和施工人員三方在場。現(xiàn)在有越來越多的業(yè)主選擇自己付費請第三方監(jiān)理師對自己的裝修進行監(jiān)理,可以有效的對施工方進行監(jiān)督。一般正規(guī)的裝飾公司或?qū)I(yè)水路改造公司也有監(jiān)理師,業(yè)主應多邀約或督促公司的監(jiān)理師常來工地看看,特別是在各項完工階段。
水路改造驗收標準2、驗收水路外觀:
驗收的第一步是檢查水路改造的外觀,包括布管路線和管材的外觀。
首先是檢查水路改造是否按照前期規(guī)劃進行,水路管道等的安裝、走線是否與原設計圖一致,如果有不一致的地方,必須由施工方說明原因,并獲得監(jiān)理師的認可。
其次,查看所用管材是否與合同約定的品牌、型號一致。有的施工人員在施工時,主要管道用的名牌產(chǎn)品,但配件、接頭用的卻是雜牌產(chǎn)品。如果業(yè)主發(fā)現(xiàn)管道和接頭顏色不一致或品牌標識不一致就要當心了,例如管道是綠色的,而接頭卻是灰白色的,因為正規(guī)產(chǎn)品一般是不會混色使用的。
第三,檢查管材表面有無硬傷劃痕,是否會對后期使用造成危害,如果發(fā)現(xiàn)問題,必須讓施工方對管材進行更換。
水路改造驗收標準3、檢查布管是否規(guī)范:
專家表示,冷熱水管道的安裝遵循“上熱下冷,左熱右冷”的規(guī)則,上下安裝的水管還必須要注意兩管之間的平行。為避免互相影響,冷熱水管的間距須大于150mm。
鋪設好的管道,須使用鋼釘和銅線對管道進行固定。以免通水時壓力較大,迫使管道位置移位,造成不必要的麻煩。
水管安裝不得靠近電源,水管與燃氣管的間距應不小于50mm。
水路走線開槽應該保證暗埋的管子在墻內(nèi),裝修后不應外露。如果開槽過淺,管道不能完全埋入墻內(nèi)的話,就會影響將來瓷磚的鋪貼。
水路改造驗收標準4、檢查配件連接是否規(guī)范:
正規(guī)的水路施工中,需要使用到多種配件,比如彎頭、過橋彎、直通、三通等各種小管件,以實現(xiàn)管道鋪設的規(guī)范。由于這些配件的價格要遠遠高于水管的價格,因此施工方為了省錢,容易出現(xiàn)偷工減料的行為,如水路管道拐彎不使用彎頭,與電線管道相交不使用過橋彎等。
在鋪設水路的時候,一定要注意檢查管道和彎頭或接頭對接的角度是否為90度或平直,因為有時開槽位置可能會有少許偏差,工人為了省事,布管時會用力矯正管道來適應開出的槽,這樣做會導致管道接頭部位受損。這種損傷就像是個不穩(wěn)定的“炸彈”,做打壓測試可能測不出來,將來使用幾年以后,受水管壓力和材料老化的影響,隨時都會出現(xiàn)漏水的可能,所以一定要重點檢查。
水路改造驗收標準5、成品保護要到位:
在進行水路改造時,有時施工人員為了省事,將廢料、廢水和混有大量水泥、沙子的碎片通通都倒入下水道。這樣很有可能造成下水道的堵塞,使得下水不暢。因此水路施工完畢后,需要用一個接滿水的水盆,對所有下水口進行灌水測試,檢查下水是否順暢。檢查沒有問題后,再將所有下水管口用厚塑料布蒙上,并捆扎結(jié)實。所有的出水口應用專門的堵頭進行封堵,以免掉入異物或漏水。
水路改造驗收標準6、打壓測試壓力、時間都要足:
水路改造做完以后,一定要做水管的打壓測試,這是保證后期水管管路連接可靠性的常用方法。施工隊都有專門的試壓工具,它由千斤頂、壓力表、水箱、連接軟管等組成。
試壓前,應封堵所有的出水口并關閉水表總閘,避免打壓時損傷水表;再將冷熱水管用軟管連接在一起形成一條回路,試壓器可連接接在任何一個出水口,連接后壓力表的指針應指向0。
測壓時,向水箱灌滿水,再搖動千斤頂?shù)膲簵U直到壓力表的指針指向0.8-1.0左右,也就是說現(xiàn)在的壓力是正常水壓的3倍左右。保持這個壓力值一定時間,不同的水管測壓時間不一樣,目前家裝主要是PPR管。其中,PPR管不少于30分鐘,鋁塑管和鍍鋅管不少于4個小時。
在進行打壓測試的過程中,要逐個檢查接頭、堵頭,都不能有滲水。在規(guī)定的時間內(nèi),如果試壓器的表針沒有絲毫的下降或者下降幅度小于0.05,就說明水管管路是不漏水的。
以上就是小編為您帶來的 水路改造完工如何驗收?水路改造驗收標準 的全部內(nèi)容,相信大家在閱讀完本文后對水路改造驗收有了基本的認識,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裝飾咨詢,請點擊進入裝飾知識頻道。
更多相關精彩閱讀: